多肉植物浇水有什么要注意呢
1、多肉大小影响浇水方式。 多肉植物的大小对浇水方式与浇水量都不同。 小苗一般采用“少量频繁”的浇水方式。(每天浇水一次,每次一点点,让土壤表层湿润即可,因为幼苗的根系本来就很少,浇太多水吸收不到,反而容易滋生病菌或浸泡根系引起腐烂) 成株则采用“单次浇够,间隔拉长”的方式。(一次浇水直接浇透或倒入花盆体积2/3的水,一周左右一次。成株根系健壮,生长新的叶片或恢复状态都需要吸收水分,所以浇水量要增大,但同时又不能频繁浇水,容易引起浸泡腐烂现象。 老桩一般采用一次浇透的方式。(一次浇到花器底部出水孔出水为止,平均一个月1-2次,大部分老桩配土颗粒比较多,水分流失会很快,更利于透气。而植物本身也木质化,吸收减少)

2、学会观察多肉状态浇水 只要发现叶片褶皱或者变软,无疑都是缺水的表现,需要立即浇水。正常情况下3-5天就能够恢复饱满(12卷玉露类更慢一些,大概要10天以上),如果连续浇水后植物依旧褶皱不饱满,说明根系必然不好,或者土壤结板导致水分无法渗入土壤中,需要挖出来重新翻土并检查根系情况。

3、季节不同,浇水不同。 春秋两季是多肉植物的生长季节,这个时候保持正常浇水,如果天气较好,通风不错,水分挥发速度会加快,所以浇水也许会更加频繁一些,原本只需要一周浇水一次的成年株,3-4天左右就要浇水。而老桩更是一周就要浇透水一次。 夏冬两季在高温和低温时多肉植物都会进入休眠状态,根系只会保持微量或者干脆就不吸收水分,这时浇水间隔需要拉长一些。特别是冬季低温时,正常一周浇水一次就要变成15-20天浇水一次。而夏季水分挥发速度更快,虽然多肉们也会休眠,但具体休眠时间不定,可以采取频繁少量的浇水方式,将原本一周一次浇透变成一周少量浇水,大概1/3左右就可以了

4、土壤与花器也影响浇水 土壤中如果颗粒多一些,透水性会更好,土壤会干得很快,需要频繁浇水。而土壤中松软的泥炭土比例较高,则具有更好的保水性,浇水间隔时间需要拉长一些。 花器的影响则更大,红陶盆栽种多肉植物,大部分时候都会处于缺水状态,所以大家常会发现多肉处于褶皱或者叶片软绵绵的状态,必然就是缺水了。而使用陶瓷或者塑料花盆栽培会发现多肉们经常是圆滚滚肥厚的,花盆保水性太好,浇水过多容易腐烂。 而花器的大小形态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这里举例,宽口浅花盆,口径较大水分的挥发速度会更快,较浅又不能储存太多水分,所以这类花器可以频繁多浇水。而较深小口花盆储水量很大,水分挥发较难,所以在正常浇水后,间隔时间可以再拉长一些。

5、品种不同,对水分需求不同 目前常见主要分为三大类: 景天科这类细分每个属对水分的需求又有所不同,不过大家只需要了解一点就好:植物越大,所需的水分越多,植物越小需要的水分就少。而如果想控型,就只让它们长到固定大小,也可以通过减少浇水来实现。 而景天科里夏季最怕水的是“长生草”,到了夏天特别害怕闷湿,一定要断水,否则一个晴天就全部烂死。它们的原生地都在北欧,喜欢干燥凉爽的气候,而国内长江流域气候又正好相反。

6、关于淋雨,露珠是认为适当淋雨有助于肉肉更好地生长。大概是因为露珠自己浇水的频率虽然没有控制得很厉害,但是每次浇水的量并不算多。植物比较多都是处在一种略微缺水的状态。一旦下雨露珠也不会收它们,雨过之后反而长得特别欢腾。(当然,还是挂了一些。尤其提示长生草属真的不要试着去淋……)值得注意的是,植株淋雨的时候,由于雨水里面水的溶氧量比较高,在雨水一直补充的情况下,烂根的情况非常少见。而连日阴雨之后问题就来了,土壤内大量的重力水成了头疼的问题(这个时候陶盆的价值就充分体现出来了);要是遇见连日阴雨导致植物徒长,然后突然天晴暴晒,很多肉肉会受不了而一命呜呼。

7、浇水真的是十年功,养活多肉植物并不难,养好则一定需要主人的精心照料才行。 这其中也有不少乐趣,大家自己慢慢去体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