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

2024-10-11 20:39:47

成都小儿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

3.心经

1、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100~500次。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

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

6.大肠

1、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操作: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揲褐逞孽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100~500次。作用:补之固肠涩便,泻之清利脏腑之湿热,平补平泻导积滞。 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说明:大肠有固肠涩便之功,但水泻(即湿热泻)时,应以利尿为主,推大肠时先用泻法、清法,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急后重时先用泻大肠,症状缓解后改为清大肠或补大肠。虚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红肿、便秘者用泻法或清法。

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

7.小肠

1、位置: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操作:患儿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小肠(或称利小肠或推小肠)。一般100~500次,若单独推小肠,可推1000次(如无小便时用)。  作用:分别清浊,泻热利尿。  主治:水泻无小便,尿频,尿闭,尿少,口疮,伸舌,弄舌,木舌,口唇裂,尿道炎。

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

12.内八卦(内八方)

1、位置:在手掌内。取法:以左手为例,掌根在上为北,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内劳宫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画圆,内八卦即分布在该圆上。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100~300次。作用: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 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成都小儿推拿上肢部穴位详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