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下一句是什么

2024-10-28 15:50:13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是一句节气俗语,描写的是立秋,没有下一句。

原句为: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1、一候凉风至:立秋节气的第一个五天,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来自高纬度大陆的风温度较低,带来了丝丝凉意。

2、二候白露降:立秋节气的第二个五天,白天开始变短,夜晚开始加长,昼夜温差变大,地标水蒸气低温凝结,清晨的大地上出现白茫茫的露珠。

3、三候寒蝉鸣:在立秋节气的最后五天,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仍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下一句是什么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这里的“候”其实是古代气候学上的一种基本时间单位,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二十四节气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

一候是五天,3个“一候”恰好是15天,正好等于一个节气的长度。正因为如此,一个节气才被称为“三候”。因此,就会有立春三候、芒种三候、立秋三候、秋分三候等不同的说法。类似于现今的一星期七天,只不过是古人把七天换成了三候,把一星期换成了具体的节气名。

由于一个节气有三候,所以,一年二十四节气就有72候,而且各候均与一物候现象相对应。前面提到的“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就都属于物候现象。

现代气象学也仍然采用“候”这一时间单位,故有“候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之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