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怎么解决落差

2024-10-26 01:44:14

1、中线总干渠长1277千米,渠首水位147.38米,终点团城湖水位49.5米,输水线路如此之长,调水规模如此之大,落差却只有不到100米,可见长江水要进京,有多么的不容易。南水北调中线的特点是,全程采用“自流”方式,即让水自动北流。为了减少沿线的水头损失和渗漏,渠道全线按不同土质,分别采用混凝土、喷浆抹面等方式进行全断面衬砌。总干渠黄河以南纵坡1/25000,黄河以北1/30000至1/15000。

南水北调怎么解决落差

3、为保证渠道内的水不受沿线河流水的污染,中线工程渠道主要采用渡槽等方式横跨河流。位于河南鲁山县内的沙河渡槽是当今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渡槽,被誉为“世界第一渡槽”。它横跨沙河、大浪河、将相河三条大河,全长9.05公里,如同一条巨龙横空,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道奇观。沙河渡槽也是中线工程中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单是将重达1200吨的U型渡槽安全运输、吊装到沙河之上,就已经是一项重大工程难题。最终这一难题被工程师们克服,创造了水利工程施工史上的又一奇迹。

南水北调怎么解决落差

9、千里送水怎样保证水质安全在解决水量的同时,如何保障输水线水质安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东线、中线干渠途经农业区、城市、工业区,不仅水质可能会被进一步污染,而且输水途中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将改变水体的理化性状、降低水质。基于此,构建植被缓冲带体系和间断湿地生态系统是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的必要措施。其体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防止面源污染;增加水生脊椎和非脊椎动物、藻类、两栖动物、植物及鸟类的丰富度;改善水体的理化性状;改善输水沿线生态环境。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而且还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环境工程。

10、长江水进京之后怎么处理长江水从陶岔渠首出发,15天之后到达北京。为迎接远道而来的长江水,北京市内兴建了一批配套工程,主要包括:83公里的输水干线,总调蓄库容约为4000万方的调蓄工程,供水总规模约400万吨/天的新建、扩建和改造水厂工程。其中输水干线主要包括南干渠和东干渠,调蓄工程包括大宁调蓄水库、团城湖调节池、亦庄调节池。长江水进京后将存放在这些调蓄水库和调节池内,再经过这些新建或改造的水厂处理之后,最终输送到千千万万北京市民家中。如果北京降雨增多,水用不完怎么办?其实读者大可不必担忧。中线工程沿途供应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市的用水需求,如果北京需水量下降,那么可以通过沿途水量调控,将多余的水量输送到其他三个省市,或者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配消化来水。

11、北京的地下水未来能回升吗有了长江水进京,北京的地下水能回升吗?对于这一问题,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根据这位学者的研究,如果城区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前维持现状地下水开采量不再增加,南水北调工程来水后,城区年均开采量在现在基础上压减1.8亿立方米,郊县开采量压减2.2亿立方米,则在今后遇到连续平水年的条件下,到2020年,预测城区和郊县地下水位均将有所回升;但如果今后来水连续偏枯,则预测地下水位将继续下降。当然,这位学者的分析是建立在南水进京之后采取一定的地下水保护措施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未来地下水能否回升,除了与来水量有关之外,与政府采取的措施也有很大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