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应用的基本知识
1、细胞指标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200g/L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百分数 成人 (4~10)×109/L 中性粒细胞(N) 杆状核 0~5 分叶核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淋巴细胞(L) 20~40 单核细胞(M) 3~8 血小板计数 成人 (100~300)×109/L

3、临床常见的致病菌G+需氧球菌:金葡、表葡、α-溶血、β-溶血、非溶血链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G-需氧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卡他莫拉菌G-杆菌:肠杆菌科(大肠、肺杆、伤寒、变形、沙雷、志贺菌属等)、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流感等G+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菌厌氧菌:脆弱拟杆菌、艰难梭菌、产气荚膜其他:结核、真菌、支原体、衣原体

6、第二代头孢特点: 对G+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似,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抗菌作用,对绿脓无活性 对酶较稳定 头孢呋辛等在CSF中达一定浓度 肾毒性轻药物: 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头孢西丁适应证: 敏感菌所致呼吸、尿路、腹腔、中枢感染

7、第三代头孢特征: 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二代弱,对G-菌包括肠杆菌科中的耐药菌具强大抗菌作用,部分品种对绿脓杆菌作用良好 对ß-内酰胺酶稳定 脑脊液中达一定浓度 基本无肾毒性药物: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8、第四代头孢特点: 化学结构在头孢烯C3位都有一个四价氮原子 与三代头孢相比抗菌谱更广,对枸郗仰怃汰橼酸、阴沟、摩根、普鲁威登、沙雷作用强,多数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活性,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MSS帆歌达缒A作用强 对多种ß-内酰胺酶稳定,尤其是染色体介导的BushⅠ组酶的抗菌作用强 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强适应证: 多重耐药菌所致的医院内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致难治性感染及耐药肺链炎球菌感染药物: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