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条件求和sumif函数的多种使用方法案列解析
1、第一种最常用的求和。先看sumif函数的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sumif(条件区域,需要求和的条件,求和区域)
2、实例运用。要求“产品1”的出货量,就可以在H2输入=sumif(A:A,G2,C:C),此处条件区域就是A列的“规格名称”,指定的条件就是G2的“产品1”,求和区域就是C列的“出货量”。输入公式后回车就可以计算出“产品1”的出货量。往下复制公式即可求“产品2”的出货量。

3、第二种是可以利用sumif函数的一个特点:如果省略求和区域,会将条件区域作为求和区域。比如榨施氅汝求出货量大于500的合计,在G2输入公式=sumif(C:C,">500"),按回车键即可。此处C列既是条件区域又是求和区域,条件是“>500"。

4、另外可以求出货量大于平均值的合计。在G2输入公式倦虺赳式=sumif(C:C,">"&AVERAGE(C:C)),此处的AVERAGE(C:C)就是对C列求平均值,以此作为条件,同样的C列既是条件区域又是求和区域。图片中用的是AVERAGEA,在对数字求平均值时,AVERAGE和AVERAGEA均可。

5、第三种是sumif函数中的criteria 参数中可以使用通配符,如”?”、“*”。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求产品中第三个字是5的产品出货量合计,就可以使用??代替前两个字,在G2输入公式=SUMIF(A:A,"??5",C:C),按下enter就可以得出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