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发展,是线上好还是线下好
中国的观立挛蛴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开始以燎原之势迅速才普通大众中得以普及,继“余额宝”之后,P2P网贷成为这一个新型金融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投资者人数不断地大幅飙升,而成交金额也是随之水涨船高,但长期以来,这个行业的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却始终受到市场人士的诟病。进入2014年,不断有新闻爆出P2P平台倒闭、跑路,也使得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热议的焦点。市场人士也纷纷发表观点,其中主流的声音认为,当前的中国P2P网贷要实现纯粹的线上信用审核,至少在现阶段来讲是行不通的,线下的实地考证仍为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对此,有业内人士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纯线上信用审核的业务开展,现在面临巨大的数据来源的阻力。要在网络上实现对于一个借款主体个人资信的客观评价,就需要建立一套评级模型,模型通过向特定的数据库提取有关信息,再根据运算模式来自动给出信用等级的评价,但现在问题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源现在非常缺乏,网贷企业现在主要用三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在自身的业务开展中逐渐积累;二是引进具有互补性的战略投资者,而通常这样的战投都具备某个方面的庞大用户信息;三是展开广泛的业务合作,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和电商合作,以共享双方的用户数据。但相比征信所涉及方面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单单依靠第二或者第三种模式所搜集到的用户信息也不能完全涵盖借款人的所有信用资料,而只能作为一种个人的信息的补充。同时,由于网贷平台目前多为企业性质,在业务开展中,是否能将所掌握的借款人的所有信息予以公布也涉及到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障碍。所以,现在9成的网贷平台,实际上还是以线下对于借款人的实地考察为主要征信手段。而这种由网贷平台单独实施的信审,是否能够得到投资人的认可,现实中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环节也成为了市场人士认为网贷业务过程不透明的主要争议点。有鉴于此,一些主流的平台:如陆金所、飞速贷、拍拍贷、点融网等,为了保持业务量的稳定增长,推出了各自不同的针对投资人的本息保障计划,由此形成了当前中国P2P网贷行业的特有的商业模式。
从某种角度而言,信用评审数据系统的分散、长期的缺位,是导致形成当前这种业务模式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当前P2P市场出现一些乱象的源头,只要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中国的P2P行业发展速度将更为快速,过程将更为透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