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人工高效养殖新技术

2024-10-12 12:19:50

  土元是地鳖虫的别称,是鳖蠊科、姬蠊科昆虫种类的统称,我国常见种类为中华真地鳖、冀地鳖和金边地鳖。中华真地鳖的药用名称是土垌桠咛虞元,是主要的药用种类。

  经过野生土元驯养优化而来的药食兼用种源,通过数字化技术,与黄粉虫、蝇蛆粉组合,可以取代鱼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空间极大。采用秸秆糠粉发酵生物饲料饲养新技术,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周期缩短为6个月。目前,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土元呈货物短缺状态,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仍会出现上升趋势。

土元人工高效养殖新技术

  4、搭配饲喂。夏秋高温季节,每天要加喂1-2次青饲料,以早晨投放,保持新鲜为好。为增加营养,南瓜花和丝瓜花不可缺少,一日间的喂食次数和喂食量,应掌握低温月份隔天喂1次,高温月份每天喂1-2次。喂食量的多少与饲养坑、池中的虫口密度相适应。每次喂食后应观察饲料余、缺情况,原则上掌握“精饲料吃完,青饲料有余”。地鳖虫蜕皮前后因食量减少而应少喂。当发现饲养土表面有许多虫皮,或体色较浅的个体虫时,说明大部分虫子已蜕完皮,急需大量食料,要及时恢复正常喂食。冬眠期可不喂食,但气候突然变暖,发现有虫出土活动,也应适量撒点精饲料供其取食。

  5、卵鞘采集。雌虫交配后经7天左右便开始产卵。产卵期自5月上旬可延续到11月,以6-9月为产卵盛期。卵鞘产出体外,在尾端拖带一段时间,才脱落在土表或黏着在饲养池边上。因地鳖虫群集饲养时有吃卵鞘现象,须将卵鞘取出。取卵鞘时,先用2目筛将成虫分离,再用6目筛分出卵鞘来。一般情况下,每15日左右取一次卵鞘较为适宜。

  6、卵的孵化。将筛出的卵鞘与饲养土1:1混合后放入孵化缸、盆内进行孵化。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30-32℃,饲养土含水量20%。在此条件下,经30天左右即可孵出若虫。若在26℃的条件下,卵孵化期将延长,约需2个月,此时可采用增温办法,以提高孵化缸内小环境中的温度。待大部分若虫孵出后,可用4-5毫米孔的筛子将若虫与卵鞘、鞘壳分离开,不必将若虫与饲养土分开,以免伤害若虫。

土元人工高效养殖新技术

  10、调节温湿度。地鳖虫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温度为:春季气温升高到9℃以上时,解除冬眠开始出土活动;秋末气温降至10℃以下时,停止活动,进入冬眠期;温度保持在26℃左右时,卵期为40天左右;温度在30-32℃时,卵期为30天左右。各龄若虫及成虫的活动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25-35℃;饲养室中最适宜相对湿度为70-80%。

  11、采收与加工。野生的在6-9月间采收,家养的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采收的地鳖虫要及时加工。加工时先用沸水烫死,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在阳光下暴晒2-3天至干燥。如遇阴天,则用文火烘干,但要注意控制火候。50℃较适合,要经常翻动,不能烘焦,以免影响药效。地鳖虫雌鲜虫折干率一般为40%左右,雄若虫折干率一般为30%左右。商品地鳖虫以背部有光泽,虫体饱满,断面实心呈黄白色,整齐不碎者为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