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职业分析如何降解精神压力

2024-11-02 11:45:22

1、学生:压力伴随成长  “每天五点半,天还没亮,爸妈还睡着呢,我就得起床去上学。到了学校是上不完的课,放学回家又是写不完的作业,经常要到晚上十一二点之后才能睡觉,简直太累了。”小王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繁重的学业将他压得透不过气来。  在我国,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两成的小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仅如此,当升入中学时,其压力更是有增无减。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的谆谆教导、接连不断的考试、期中期末的排名分班……使得学生丝毫不能松懈。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恐慌”这个问题也越发严重起来。很多高校学生在经历了4年的学习后,面对就业压力毅然放弃找工作,留守在学校周围备考,依然过着熟悉的学生生活。而一些女大学生甚至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竟然把希望押在“婚姻”上。  对此,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张剑副教授认为,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大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这部分学生就业时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教育机构应该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或帮助,如今“就业恐慌”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现象”。

2、上班族:“我实在不想干了”  李先生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他的收入与业绩挂钩,而“绩效”却使他倍感压力,如果成绩评比是最后一名的话,李先生很可能就会被通知“ 卷铺盖走人”。“最近两周,我经常失眠、心情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劲,有时甚至冒出轻生的念头。”李先生对于现在的生活很不满意,希望能有所改变,但是却苦无门路。  当我们步入职场之后,工作压力也随之而来。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的气氛中,不仅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多的工作以及加不完的班,而且我们还要时刻担忧下一个被裁员的会不会是自己,工作压力就如同挥之不去的影子,不断困扰着我们。“我实在不想干了!”这句抱怨也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对于职场新丁们,他们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社会经验的缺乏、应对能力不足等等问题都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压力。此外,成家购房、子女抚养等诸多问题也会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而当人到中年所面临的压力更是有增无减。工作以及家庭的双重压力使他们的处境更为尴尬。人到中年,体力和思维大不如前,但却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而压力也就越大。事业上,他们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但却发现后生可畏。夫妻间的感情如同一潭死水难起一丝波澜,中年也是婚姻的多事之秋,离婚率也是各个年龄段中最高的。  失业、减薪、事业危机和心灵危机是中年人面临的四大问题。权威统计显示:中年人在组织中最容易成为尴尬人物。大部分组织都是金字塔形,越往上淘汰得越厉害;当失业大潮席卷时,位居组织中层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最容易受到侵袭。而在中年人群中,男性遭受中年危机的几率几乎是女性的3倍。特别是在城市中,中年男性的压力主要来自事业和经济方面,而中年女性的压力主要来自情感和家庭方面。  面对无法处理的压力源,很多人都会选择逆来顺受。然而,一旦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就会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灰色”心理。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事业的压力对男人危害最大,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会有失落感,而由失落感所引发的消沉颓废、郁郁寡欢等不良心理状态,而自己又矢口否认,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灰色心理”。  专家认为,由于问题处理过程是扮演压力调节最重要的把关者,一旦处理过程出了问题,压力严重程度可能大增或持续时间更久,即可能造成严重的情绪、生理及行为的伤害,导致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生,甚至引发精神病体质,形成各类精神病。

3、医生:医患关系是最大压力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广东省医护人员精神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总体精神压力较大,其中高达39%的医护人员压力达到重度程度。45.5%的医护人员有中等程度及偏上的压力,合计达到84.6%。  调查中,73%的医护人员反映经常加班,20%以上的医护人员每周加班超过20个小时,近七成的医护人员每周不能保证一天的完整休息时间。据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冯胜平解释,卫生管理机构检查特别多,处罚特别重,给护士带来的压力最大,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对护士造成的压力最大。  调查表明,在人际关系方面,患者不理解、不信任给医生的压力最大;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对护士造成的压力最大;而在社会尊重与社会环境方面,发生医疗纠纷时,媒体报道不全、不客观给医生造成的压力最大,对医护人员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引起医护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