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方法技巧
1、一、转折关系(一)转折之后是重点。转折后语义发生变化,变化的内容为文段重点。(1)典型转折关联词:然而、不过、可是、但是、却、事实上、实际上、其实。(2)非典型转折关联词:殊不知、截然不同、全新的、误读、相对而言。(二)转折文段中的逆向思维。(1)思维原理:转折前后观点相反。(2)文段特征:大多数人、不少人、人们常常、传统观点、以往(印象)认为....+转折关联词....(3)方法:将转折关联词之前的观点加以否定,即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3、三、必要条件关系标志词:只有...才...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即“只有”和“才”之间为内容重点。(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重点。标志词:(1)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需、亟待+做法(2)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3)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4)前提、基础、保障1.如果对策出现在文段中间,则需要判断后文的内容。① 如果后文是对对策的加强论证或解释说明,则对策为重点。② 如果后文是落实前一对策的具体做法,则具体对策为重点。2.文段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答案内容“解决问题”(多数情况)当正确的对策表述和问题表述同时出现,优选对策表述;对策无效则选择问题表述。3.保证对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4.文段出现并列结构,只论述其中一部分可直接排除。(二)反面论证(1)典型格式:如果、一旦、倘若...+不好的结果,除非...否则...(2)使用方法:【如果】之后的内容反过来,即为文段观点。(3)假设偷换现实:注意“如果...”“除非...”并非实际存在,出题选项干扰。

5、主题词:即文段阐述的核心话题特征:(1)文段围绕其展开(2)一般情况下高频出现(3)多为名词(4)前有引入或对比(5)后有冒号、“即”、破折号等表示说明的标志。

7、五、中心句中心句位置:常位于段首或断尾。内容特征:位于段首,多为直接表明观点;位于断尾,多为结论或对策。选项特征:常为中心句(观点、结论、对策)的同义替换。六、分述句位置特征:出现在段首、断中、断尾。内容特征:(1)“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例子表述;(2)多角度分析(不同角度并列分析、正反论证);(3)原因解释;(4)调查资料、研究、报告;(5)人名、地名、专业名词引导的非典型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