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父亲怎么称呼
1、唐代人大多称呼父亲为“阿耶”、“耶耶”;杜甫《兵车行》有: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同样是杜甫的《北征诗》有: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李世民有一封写给儿子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的信,信内自称和信末署名也均为“耶耶”。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2、唐朝还可称其父亲为“哥哥”,在《旧唐书·王琚传》曾记载:“玄宗泣曰:‘四哥仁孝……’”这里的“四哥”,指的就是玄宗的父亲睿宗。至于为什么叫父亲为“哥哥惯墀眚篪”,其实是这样解释的,古代称之为是一种子从亲称的方式。就像孩子叫爸爸的“哥哥、弟弟”为叔伯,就是孩子从父母的角度称呼亲人。还有一种方式是亲从自称,意思就是有些称呼已经是长辈了,但是又随着孩子的角度去称呼亲人。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朝会称父亲为哥哥了,而且原本是唱歌的歌,后面才改为哥哥。

3、扩展来讲,还有一个叫法是“大人”,但唐朝时的“大人”只有一种含义,就是用来代指父母,至于称呼官吏为“大人”,那是唐朝以后兴起的。若非自家父母或直系亲属,在唐朝是不能称呼“大人”的,不然有失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