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期间需要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
1、肝脏疾病 患过肝脏疾病的女性,怀孕前应在医生指导下做相应检查。有些类型的肝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宝宝,如乙型肝炎等。同时,由于怀孕而增加肝功能负担,可加重肝功能的异常,甚至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但并不是绝对不能怀孕和分娩。患有肝脏疾病的女性一旦怀孕,应在医生的正规治疗和指导下进行孕期保健。
2、糖尿病 那些原来就有潜在糖尿病倾向的女性,怀孕后可出现孕期糖尿病。无论是原有糖尿病的女性,还是怀孕后出现糖尿病的孕妇,都可能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不能很好的控制症状,可以导致宝宝流产、早产,甚至出现死胎,或有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因此,这类女性应在怀孕前向内分泌医生咨询,采用合理的饮食疗法及相应的药物治疗,在医生的监护下怀孕与分娩。在现代医学的支持下,糖尿病的孕妇也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3、膀胱炎、肾盂肾炎 患有这类疾病的女性一旦怀孕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如果您计划怀孕,一定要在彻底治愈后再怀孕,尽量避免怀孕中疾病的复发。
4、贫血 怀孕前如患有贫血,怀孕后可能会因早孕反应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加上宝宝生长额外的需要而使贫血加重。重度贫血可致宝宝宫内发育迟缓、出现早产或死胎,可使孕妇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贫血直接影响孕妇的健康,更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因此,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贫血得到治疗并已彻底纠正后再怀孕。怀孕后还要定期检查,继续注意防治。
5、心脏病 正常孕妇在怀孕晚期,由于身体负荷的加重会感到心力不支,因此,原有心脏病的孕妇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会出现心功能不全,从而导致流产、早产、胎盘功能不全等。因此,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应在怀孕前慎重考虑,请教医生是否能够承受怀孕?在得到医生允许后,要比正常孕妇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在医生的正确生活指导下度过整个孕期。
6、高血压病 与肾脏病相同,孕妇高血压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有此病的女性怀孕前应该积极治疗,保持血压的稳定,在医生指导下怀孕。怀孕后必须注意孕期保健及定期检查,采取低盐饮食,定期找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