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何以会用作敬称

2024-10-13 06:08:06

1、关于“足下”的来历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操鲲吆提耳逃亡在外19年,后来又回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想封赏有功之人。当年跟随他出逃的介之推不愿接受封赏,带着老母隐居到狡鹃妙兕绵山中。晋文公到绵山找他,他躲着不出来。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迫使他出来,不料介之推却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命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他想到介之推时就看看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足下”—词由此而来。“足下”因一开始代表晋文公所尊重的人,所以逐渐演变成表示敬意的人称代词。(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

“足下”何以会用作敬称

2、战国时期一般用于臣下称君主1.《战国策·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这里是苏秦称燕王为“足下”。2.战国乐毅《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这里是乐毅称燕惠王为“足下”。

“足下”何以会用作敬称

4、注意与表示“脚下”的“足下”区别“足下”除了表示敬称外,还有一个常见用法,就是表示“脚下”的意思,而最常见到的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释为:走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足下”何以会用作敬称“足下”何以会用作敬称
猜你喜欢